我從今年六月中開始,就把我工作的筆電以及在家的桌電全都換成Linux Mint,因為桌電的用途主要是休閒娛樂,所以使用上雖然有點小小的問題,但大致上還是愉快,不過工作用的那台筆電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不論是分析DATA或者是在做報告的時候,深深覺得沒有microsoft office,真的工作效率大大減半,即使有替代方案,用起來還是非常痛苦。剛好筆電的鍵盤已經逐漸母湯,就毅然決然買了微軟自己的親兒子New Surface Pro。
雖然叫做New Surface Pro,不過也不少人會稱他為第五代的Surface或是Surface Pro,傲裡來說3c產品買新不買舊,但在預算的壓力之下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事實上,這台的價格比起我上一台筆電整整貴上一倍。會選擇這台有幾個原因:
- 輕巧攜帶方便
- 搭配筆可以在和醫生討論實驗的時候,針對我們的想法直接畫出來,有時候口頭上的描述遠比不上單純的圖片來的容易理解
- 保固可以拉長(這點要特別申明,要拉長保固得要買商務版才能購買加長保固的服務)
基於這幾個原因,加上我前面提到的預算壓力,我最後才選擇了New Surface Pro。我買的版本是i5-7300U/8G RAM/256G SSD,搭配的作業系統是Windows 10 PRO(廢話),算是一個中規中矩的規格,不是頂規但也不是太低規。

我當時也認為Surface經過了好幾代的洗禮,New Surface Pro理論上應該是很穩定的機種,網路上相較於四代的確是比較少抱怨文,不過我自己依舊有遇到幾個有點奇怪的小問題,這點等會而再說吧。
拿到當下我有在猜這台究竟是何時出廠呢?因為它的電池是完全沒有電,無法開機。一般來說購買3c產品時,裡頭都會有些電,方便我們初次使用。果不其然開機後就發現它的版本是Win10 1803,這已經是去年上半年的Win10版本了,很有可能這台已經出廠一年左右,再看了看插座上的年份寫著2018,那應該可以證實我的猜測。

因為版本有點舊所以得先更新系統比較安全,結果晚上七點多開機一直到更新系統、安裝防毒軟體和2016的正版Office後,已經超過十二點,果然不能跟我桌電的效能相比呢。12.3吋的螢幕搭配上極高的解析度,代價就是很多字都變得超級小,我給我身邊年紀比我大的同事看,他們都覺得有點吃不消,雖然我自己是覺得還好,也許我在年紀大一些就會不行了。
電腦本體的螢幕可以進行觸控,加上有觸控版、筆……等等工具,(上)所以使用上其實有一定的自由。會說一定的自由是因為他離我認為的高自由度還是有一段落差。舉例來說,相較前一台筆電,Surface Pro擁有很多種手勢,像是多工列表、切換程式,但這些手勢他只能部份的讓我調整,無法說讓我自訂上、下、左、右各是什麼功能,這有點可惜。
聽說有可以增強手勢的軟體,我雖然有下載,但安裝完後卻完全沒有效果,不知道為什麼。不過還好firefox上的附加元件有可以強化firefox本身手勢,使用上雖然不是很直覺,畢竟這套附加元件原本是設計用來給滑鼠的吧?所以用觸控板使用上還是有點小卡,但也還算夠用了。後來發現,原來內建很多手勢只能在Edge上使用,也是啦,畢竟是微軟自己的親兒子,所以連動性一定比其他的軟體來的更為細膩好用。

Surface Pen很好用,我自己覺得延遲已經是可以接受的程度了,甚至可以說沒有太大的延遲,搭配上One Note或是微軟的白板都是很好用工具,可以讓我放心做快速筆記,等到事後再進行整理。Surface Pen本身頂端還可以作為橡皮擦,這點真的讓我很驚豔,相當像在使用一隻真正的筆一樣。

但是筆的按鈕卻讓我覺得很掃興,雖然連上了藍芽當下可以依照我設定按下有所反應,但是過一陣子之後,就完全沒功能了,不論怎麼按都是無效,有趣的是筆尖照樣可以書寫畫畫、電腦也抓得到Surface Pen的資料,因為可以顯示它的剩餘電量。

另外個惱人的部份其實不是單只是Surface,對於所有的筆電我都覺得這點很討厭:打字的時候只要不小心碰到觸控板,就有可能會造成打字中斷或者是不甚離開該畫面,事實上我在打這篇文章的時候,就有好幾次不小心把圖片給刪掉了。以前就是因為這樣所以用筆電的時候我都還是習慣用滑鼠,Surface的觸控板和手勢比起我上一台真的好用很多,但是誤觸的部份依舊會發生,目前只能利用降低靈敏度來解決這個問題,不知道有沒有辦法設定打字的時候關掉觸控版這種功能。
我也有嘗試平板模式的Surface,可惜說到底他畢竟還是一台筆電,所以使用上沒辦法像是ipad那樣順暢好用,舉例來說螢幕的旋轉就感覺略為卡澀,過場動畫很生硬;平板模式下也切換程式也不是很直覺,手是的部份少了鍵盤似乎就完全廢掉了。當然他也有一些優點,像是來看paper或是圖片倒是很合適,尤其是看起來真的就像是在看紙本的paper一樣。
總結來說,Surface 在硬體上的確有他厲害的地方,新奇的設計加上本來就各家軟體支援的系統,使用起來當然很直覺,如果蘋果的生態系是綁著蘋果,那微軟的生態系就應該是整個個人電腦界。可惜他終究是Windows 10,所以一般win10會遇到的問題,他也很有可能會遇到,再加上他比一般電腦多了觸控 、 筆 、 可拆式鍵盤等等可以使用,所以只要一個地方軟硬體之間沒有溝通好就會很容易造成使用者的疑惑甚至是不便。真希望微軟可以持續進步,把軟硬體這兩塊都做好。